扫码关注微信
宝宝12个月2周了,一周岁以后的宝宝可以适当吃些辅食,以保证宝宝的营养。宝宝现在可以对外界有一定的反应,能在大人的指令下做各种简单动作,如:摇头、点头、笑一个、拍手等。呀呀学语的时候到来,各种外星人语言会成为相当一段时间内宝宝与你沟通的主要语种。
宝宝坐在凳子上可以自己用两手支撑着站起来,为了保证宝宝安全,家长应从旁协助。宝宝的求知欲越来越强,对书报之类的东西会很感兴趣。几个宝宝在一起时,更喜欢和同性别的宝宝玩耍。宝宝的表情会变得越来越丰富,会根据他的兴趣对外界做出相应表现。
一岁多的宝宝开始对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宝宝会爬了,会根据自己的喜好爬到他想去的任何地方。这时家长应对宝宝的安全负责,现在的孩子对危险没有任何概念。水、火、电等不安全因素必须要远离。另外,手足口疾病的预防工作也要做好。由于手足口疾病传播能力强,流行期长,传播途径广等特点,再加上婴儿对手足口疾病抵抗力差,所以家长必须了解手足口疾病特点,以做好防治工作。
婴儿疾病的预防不仅仅局限于手足口疾病,其他流行性疾病也要做好。保证居室通风散气,保持家居卫生,婴儿个人卫生。饭前便手及外出后要用肥托给婴儿洗手,不要让婴儿接触不干净的东西,拒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拒绝到医院等有患病者的地方,更不能接触任何病患。婴儿所使用的奶瓶、奶嘴等物品要彻底清晰消毒。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免将病菌传染给宝宝。
男婴:体重9.1-11.3kg,身长73.4-78.8cm,头围46.5cm,胸围46.8cm。
女婴:体重8.5-10.6kg,身长71.5-77.1cm,头围45.4cm,胸围45.8cm。
能力指标:
语言能力:1、可以模仿简单的小动物叫声。
2、可以说简单的音节,会叫爸爸或妈妈,想要某件东西的时候会发出"拿拿"的声音。
运动能力:1、不用家长扶着可以自己走几步。
2、可以准确的抓住想要的物体,手上的力气越来越大。
1.帮宝宝学习走路:宝宝的肢体还很柔软,必须在家长的帮助下才能学会走路。12个月2周时宝宝已经学会爬行,想要学会走路,还要经历一此磨砺。家长要做的就是从旁协助,不要让宝宝摔跟头。
2.注意预防传染性疾病:婴儿的免疫力比成人差,所以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防风。注意宝宝的卫生,常洗澡、洗手、保证居家卫生、通风散气。不要带宝宝去人多的地方,不要接触病患,更不要在生病的时候接触宝宝。
3.引导宝宝学说话:呀呀学语指的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宝宝在1-2周岁之间的求知欲很强,家长要引导宝宝学会说话识物。看图说话、彩色绘本必不可少,家长应多备些此类书籍,以帮助宝宝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
4.注意饮食:这个时期宝宝长的很快,所以饮食营养必须要注意。吃的分量多不如吃的花样多,饮食多样性营养也能保证多样性。宝宝长身体的时候钙铁锌都不能缺,家长要科学喂养,不要盲目进补。
家长都知道宝宝一周岁以后正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所以补钙就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多数家长都不知道该如何给宝宝补钙,盲目补钙只会适得其反。
1.周岁后宝宝补充营养要注意全方位,钙铁锌都要补却不能同时补,三种元素如果同时补会互相干扰吸收效果。钙锌的补充应在两餐之间,而且要单独补充,铁制剂对胃有一定刺激性,应在饭后服用。
2.一岁宝宝牙齿柔软,虽然许多成人的食物差不多都可以吃了,但在烹调上还需软糯清淡些。家长可根据宝宝所需的钙量来搭配食谱,摄入量必须达到1岁宝宝摄入建议值,如果达不到,可另行补充。
3.胡萝卜、牛奶、母乳等,都是不错的补钙食物。宝宝的牙齿太软,不建议吃太多成人辅食。婴儿保健品更没必要,只要保证营养,一般宝宝都能摄入足够的钙质。
1.宝宝行为发育:此时的宝宝已经能执行大人提出的简单要求。会用面部表情、简单的语言和动作与成人交往。这时期的宝宝能试着给别人玩具。心情也开始受妈妈的情绪影响。喜欢和成人交往,并模仿成人的举动。这时家长应做好榜样,要以身作则,成为宝宝良好的模仿对象。
2.培养宝宝求知欲:宝宝可以像模像样的看书,虽然他还看不懂里面的内容,但会对书里的图画和图案产生兴趣。家长们可以到书店亲子区去挑选一些适合宝宝阅读的画册,有许多图书都是专为婴幼儿编著。这些画册、图书可以起到开发宝宝智力的作用。
3.宝宝情感发育:所有宝宝都有粘着妈妈的习惯,如果妈妈不在就会大哭大叫。虽然宝宝粘着家长,作为家长会有一种特殊的幸福感,殊不知这对宝宝并不好。家长不要时刻围绕着宝宝,这样才能培养他的独立性。小时看大,只有在小的时候培养他的这种习惯,长大了才不会有太强的依赖性。比如宝宝大喊大叫时不要立刻冲过去,可以让他和其他亲人玩耍,如果宝宝到处乱爬也不企图立即将他抱起来。许多细节,都能开发宝宝的独立性。
许多家长都认为,宝宝周岁了,必须进行一下排便训练。大小便有一定的规律,父母也可省去不少麻烦。但一般婴儿1岁半到2岁才能准确告诉家长自己需要排便,12个月2周的宝宝还没有排便意识。即使父母准时帮宝宝排便了,那也只是巧合,最好等到1岁半到2岁之间再对宝宝进行排便训练。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脱水?
婴儿期的孩子新陈代谢是成人的几倍,所以婴儿体内的水分非常容易流失,从而造成脱水现象。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脱水呢?医生一般根据前囟、眼窝、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和尿量等临床表现即可判断是否脱水,并估计脱水程度。家长可根据宝宝出汗的多少、情绪、大便等判断婴儿是否脱水。如果宝宝汗多、情绪焦躁、大便干燥,很有可能是脱水现象,应多给宝宝补水。
虽然长久以来大家一直提倡母乳喂养,但宝宝周岁以后已经差不多可以断奶。宝宝断奶时不能采取非常手段,必须循序渐进,同时采用婴幼儿配方奶粉作为断奶时的接力棒。每天约需300-5800毫升奶粉。
家长还应给宝宝搭配多样辅食,每天至少要吃10种以上食物、粗粮、蛋奶、水果、蔬菜、肉食等,一日三餐不可少,除此之外还要再吃两次加餐。保证营养的同时还要建议良好的饮食习惯,12月2周的宝宝开始挑食,但家长要用适当的方法避免宝宝大方食、偏食。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少喝饮料,少吃零食。
妈妈腿上来蹦极:
游戏目的:可以锻炼宝宝平衡能力,对宝宝的听觉刺激及期待情绪有一定的培养。
游戏方法:
1.妈妈在地板或床上坐下并伸直双腿,让宝宝坐在她膝盖上。
2.双手拉着宝宝的双手,一边缩小腿,一边曲起膝盖。同时可以唱唱儿歌,以吸引宝宝注意力。
3.重复上面的动作,反复几次后把腿放平,并发出"哇!"的吸引声。假如宝宝的反应良好,可以多重复几次。
游戏互动:当宝宝感到自己在慢慢上升时,会不知道怎么回事。大人的脸上要有笑容,这样才会让宝宝放心。当把腿放平时,宝宝会因突然的下降而受惊,大人这个时候的笑容和故意的声音,会让宝宝明白这个游戏不具危险性。当大人再次把腿往回收时,宝宝就会期待着降落的刺激感觉了。
温馨提示:注意,不要太大声避免惊吓到宝宝,只要让他感到惊奇就可以。一定要注意安全,玩游戏时,大人千万不要分神。
1.问:12个月2周的宝宝每天睡多久最好?
答:宝宝一周岁以后睡眠明显减少,每天约睡13-14个小时,上午下午各睡两个小时,夜间可以连续睡十小时左右。做好宝宝每天户外运动的安排,最好两小时以上,否则会影响白天的睡眠。家长要培养宝宝的作息时间,避免宝宝睡颠倒了。
2.问:宝宝不喜欢走路怎么办?
答:有的家长苦恼于孩子不爱走路,到了可以走路的年龄却一直热衷于到处爬。有的宝宝甚至根本不喜欢走,宁可让家长抱着也不走路。如果出现这种状况,家长们不要急于锻炼宝宝走路。从爬到走是人类发展的一个自然规律,时间到了,宝宝自然会走。
3.问:宝宝有点罗圈腿要紧吗?
答:许多家长都会发现宝宝有些罗圈腿,担心对宝宝的发育有影响。其实宝宝越小,罗圈腿的现象越普遍。等3-4岁骨骼开始发育,胫腓骨延长以后,小腿自然就直了。
4.问:宝宝能听懂大人的话吗?
答:宝宝这时已经有了非常好的理解能力,家长说话他可以听得懂,只是不会表达。家长的谈话内容要多为宝宝着想,否则容易伤害宝宝的幼小心灵。
5.问:此时宝宝都要接种哪些疫苗?
答: 宝宝在1-2岁期间要接种4种疫苗,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 乙脑、(2) 百白破疫苗、(3) 乙型肝炎疫苗、(4) 乙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