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微信
宝宝有了观察物体的不同形状和结构能力,通过看,婴儿增长了认识事物、观察事物、指导运动的能力。宝宝已经能眼手配合完成一些活动,如:把玩具放在箱子里,把手指头插到玩具的小孔中,用手拧玩具上的螺丝,掰玩具上的零件,看到什么就想拿什么。宝宝开始能记住一些更具体的事了,比如,他的玩具在家里的什么地方。蹲可是有点功夫的,需要全身肌肉和关节的协调运动,还要有平衡能力。
1.宝宝的活动越来越大,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开始满屋子乱爬,或者专心致志的坐在地上玩他感兴趣的玩具,不厌其烦的做同一件事。妈妈要抓住这些机会,培养宝宝活动的目的性。
2.开始能听懂你经常说的一些话,并且给出相应的反应。妈妈应该多陪宝宝说话,让他接受更多的词语,培养语言能力。
3.不要忽略了宝宝的行动力,把一些玻璃,陶瓷,化学品等等放在宝宝接触不到的地方,宝宝随时都有可能触碰到这些物件,造成伤害。
1.不要扼杀宝宝的好奇心:"这个不能动","那个有危险",如果家长总说这些话,让宝宝收到诸多限制,慢慢会磨灭宝宝的好奇心。正确做法是把不该宝宝碰的东西收起来,让宝宝自由的探索。
2.一岁前的最后三个月,是宝宝在第一年里最善于模仿的时期,父母要利用好这宝贵的时期。和宝宝不停地说话对宝宝的各方面的智能发育是非常有好处的。
3.本周可以开始训练宝宝大小便坐盆了,养成一个好习惯是很重要的,不过训练宝宝的时候不能威胁,尽量在宝宝完全同意的情况下,定时的协助宝宝坐盆。
1.宝宝9个月2周大时,应特别警惕腹泻。当腹泻后,营养物质流失,你应注意宝宝饮食结构的合理,加强膳食,注意蛋白质的摄入。对于用药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滥用药物,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用药。
2.在日常生活中,对患儿要调节好饮食,轻者不必禁食,应尽量减少哺乳的次数,缩短喂乳的时间,停吃牛奶、麦乳精、巧克力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饮用盐水、米汤、稀藉粉等。病症重的应禁食6~24小时,如禁食一定时间后症状缓解,可逐步恢复饮食。进食必须由少到多,由稀到浓,切不可操之过急。
3.宝宝腹泻,必定排便次数增加,肛门周围的皮肤及粘膜必定有损伤,患儿便后要用细软的纱布蘸水轻洗,再涂些油脂类的药膏,婴儿要及时更换尿布,避免粪便尿液浸渍的尿布与皮肤摩擦而发生破溃。患儿用过的东西要及时洗涤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反复交叉感染。
1.这段时间是宝宝最爱生病的时间,也是很多妈妈给孩子断奶的时间,专家建议在这段时间内不适合断奶,应该等孩子度过这段非常时期,再来考虑断奶。
2.宝宝爱生病,而且经常是出在晚上,因此家里应该事先准备好应急的药物,防止宝宝夜间高烧不退,出现危险。
3.宝宝站在妈妈腿上的时候,经常会踮起脚尖,这不是病症,而是宝宝觉得妈妈的腿比较软,所以尽量用脚扣住,防止掉下去,不是站立有问题。
4..宝宝吃的少也许是食量小:每个宝宝的食量都不一样,有的宝宝食欲很好,食量也大,有的宝宝就是食量小,爸爸妈妈不要每天逼着宝宝吃东西,弄的宝宝厌食就不好了。但是如果这个月的男宝体重小于7.36公斤,女宝体重小于6.96公斤,就需要关注一下了。
1.宝宝活动量变大,不再满足于在床上爬来爬去,开始喜欢走路,蹲下,所以爸爸妈妈要开始为宝宝准备合适的衣服了。安全是首要的,其次尺寸尽量宽松,因为宝宝生长速度是飞快的,最后质地最好选择纯棉的,舒适透气,并且好洗不易腿色为适宜。
2.宝宝学走路,要准备为宝宝准备合适的鞋子,鞋底不宜太软,让宝宝找到穿鞋子的感觉。鞋底应有凹凸,增加阻力,防止宝宝滑倒。
3.宝宝的语言能力加强,会经常"依依呀呀"的发出各种声音,作为父母应该能听懂这些声音代表的意思是什么,并且开始教孩子说一些简单的词语,比如"爸爸,妈妈"等。
1.母乳喂养的婴儿白天尽量喂鲜牛奶或奶粉代替母乳,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以及半夜醒来时可喂母乳。不必给宝宝果汁了,可直接喂西红柿、橘子、香蕉等水果。可喂酥脆的点心、饼干、蛋糕等,不要喂糖块,这是危险的。
9个月宝宝正式进入离乳期,经过几个月的辅食添加训练,加上他的牙齿已陆续萌出,有咀嚼能力了,可以通过宝宝喜欢的进食的方式,给他可以用牙床捻碎柔软的固体食物,或给一些酥软的手指状食物,如碎菜、碎肉、烂面、饼干及面包等,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咀嚼功能,也可以训练宝宝的吞咽动作和他的手指抓握感。
3.辅食食品的选择范围大了很多,在制作辅食时,可以加入少许调味料,以促进宝宝的味觉发育。
用勺盛食:喂食辅食时拿一个塑料或铁质的小勺,让宝宝自己在碗中搅动,有时宝宝自己也能把食物盛入勺中并送入口中。要鼓励宝宝自己动手吃东西。练习自己吃饭。宝宝从8个月起学会拿勺子,到1周岁时可以自己拿勺吃几勺饭,在15~18个月时就能完全独立吃饭了。
单独玩耍:让宝宝和自己的玩具单独玩,妈妈只在旁边做自己的事,如看书读报等,然后,妈妈可以离开宝宝的房间,去另一个房间,让宝宝有一段时间看不见妈妈,仍能安心地玩。因为宝宝知道妈妈在家,只要有需要,妈妈就会出现,所以宝宝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玩具上,安静地观察玩具,试着用不同的方法去摆弄它,或者将几种东西摆在一起。妈妈可记录下宝宝自己玩的时间,从两三分钟逐渐延长到20~30分钟。 让宝宝自己玩,把注意力转移到玩具上,学会用不同的摆法和方式使手的技巧得到进步,同时使注意时间延长。学会独立玩的宝宝能通过自己的感官观察和感知外界事物,将兴趣从依恋母亲转移到外界,为将来离开母亲进入社会打好基础。
猝死应该怎么急救?
猝死指平时貌似健康的人,因潜在的自然疾病突然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作为家长的你,学会急救是必须的。宝宝的睡觉习惯、室内的空气质量、温度等都可能是造成宝宝猝死的因素。当发现猝死进行抢救时可以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赤手空拳"地除颤,手握空心拳头,在病人心前区捶击2次,如无反应,则可再捶击2-3次。对于刚刚发生室颤的心脏,胸前区播击有较好的除颤效果,可以使室颤消除而重新出现心脏跳动。须注意,要及早采用,在用耳朵听不到心跳瞬息间的一分钟内,实施拳击除颤效果最好。
宝宝的食物能放盐吗?
宝宝1岁以内时不应该在他的辅食里放盐,因为可能会伤害他的肾。宝宝在头6个月每天需要的盐不到1克,通常从母乳或配方奶里就能获得。在7~12个月之间,宝宝需要的盐会稍微增加到1克左右。1~3岁的孩子每天需要的盐也不到2克(相当于每天0.8克的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