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微信
此时婴儿进入生长发育的第14周,在本周内婴儿的的体重、身高都有所增长,各项指标都有提高。在本周里婴儿可以适当的坐直,视野范围变得更大,手脚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对于营养的需求加大。此时在添加辅食时,家长要注意铁元素的补充,谨防发生新生儿贫血问题。面对婴儿的新成长,父母该知道哪些问题?
进入婴儿生长发育的第14周,现在婴儿的头可以保持稳定,且能短暂竖直了,还能能从仰卧自由翻身到侧卧 随着神经、骨骼、肌肉的不断发育,婴儿的运动能力发展迅速,视野范围由原来的45度扩大到180度。婴儿的抓握能力更强了,4个手指合并起来,可以与大拇指配合捡东西,而且在伸手去抓之前,婴儿还会有意识地观察手与被抓物体,然后用手准确地抓住目标。双手合作抱住奶瓶,让婴儿很有成就感。
男婴:体重5.7-7.6kg,身长61.0-66.4cm,头围42.30cm,胸围42.68cm。
女婴:体重5.3-6.9kg,身长59.4-64.5cm,头围41.20cm,胸围41.60cm。
宝宝能力发育指南:
语言能力
1、喜欢音乐,听到音乐会安静下来。
2、高兴时会大声笑。
运动能力:
1、能朝不同方向稳定地平衡头。
2、婴儿俯卧时,可以用手把头和胸撑起来了。
3、婴儿仰卧,用玩具在其一侧逗引,能从仰卧翻成侧卧再俯卧。
社会适应:不熟悉的人来到身边,婴儿开始有警戒感,会微笑及发出声来招人注意。会尖叫、做呼噜声以及发出咂舌声。 心智发展
情绪愉快时,手腿做较大幅度的舞动。
与婴儿交流:出生三个月以后,婴儿慢慢会发出"阿、噢、哦"的元音了。婴儿情绪越好,发音越多。家长要在婴儿情绪高涨时,和婴儿交谈,给婴儿发送更多的语音,让婴儿有更多的机会练习发音。让婴儿多到户外,听小鸟叫,听流水声,听风刮树叶声,并不断告诉婴儿这是哪里发出的声音。给婴儿做元音发音口型,让婴儿模仿家长说话。
抚触:在婴儿脑发育的关键期给脑细胞和神经系统以适宜的刺激,通过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从而促进生长及智能发育。抚触可以刺激婴儿的淋巴系统,增强抵抗力;还能增强家长和孩子间的交流,令婴儿感受到爱护和关怀,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形成。
可以锻炼着让婴儿自己拿奶瓶喝水或吃奶拿不住没有关系,慢慢练习,婴儿就会逐渐掌握。
父母可以抓住婴儿的手腕部,轻轻向上拉起,这样可以锻炼婴儿头向前伸的能力。
现在的婴儿喜欢把手里的玩具放进嘴里,父母一定要买质量好的玩具。
"翻身"问题是大多数新手爸妈们在育儿生活中,所遇到的第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当然,"翻身"是小婴儿人生中最早的"大型"自主运动。不过,也有很多婴儿不经过翻身运动的阶段,就直接进入了下一个行为发展阶段。因此,不会翻身,并不一定就代表婴儿的行为发展出现了障
其实婴儿能坐就完全不需要进行翻身训练。如果婴儿已经能够非常顺利地完成坐的动作,这就说明她的身体已经能够弯曲,手臂有力,腰背部、下肢都很结实,因为,如果这些必要条件都不存在的话,她是不可能坐起来的。在行为发展中,一旦逾越了翻身阶段而顺利达到坐的阶段,那么就说明,婴儿肯定已经具备了完成翻身这个动作所需要的力量了。也许因为讨厌翻身,所以不愿意做这个动作吧!爸妈与其强迫她完成她讨厌的动作,不如顺其自然。
1.出现腹泻别慌张:这个阶段的婴儿由于添加辅食等各种原因,仍有可能出现生理性腹泻,家长不要慌张,合理调配婴儿饮食,随着消化机能的发育,婴儿能接受越来越多的美味食物。
2.职场家长如何保证母乳充足:大部分职场家长现在已经休完产假,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如何保证婴儿继续进行母乳喂养也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一点要切记,有奶水以后一定要吸出来,否则奶水会越来越少,婴儿的母乳就供应不上了。
3.婴儿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也明显加强:对物体有了完整的概念,当婴儿看到家长的手,就知道家长在这里,并试图找到家长,看到家长的脸。
4.清理婴儿身边的玩具:婴儿喜欢把抓到的东西塞到嘴巴里"品尝",家长要做好玩具的清洁消毒,并且注意不该让婴儿拿到的东西放远一些。
现在婴儿借助毯子或枕头的支撑还可能会靠着坐,但不要让婴儿坐太久。
婴儿的唾液腺发达起来,消化液分泌增多,婴儿开始流口水了。
能明显地意识到他的行为可能导致某些后果,比如大声哭泣后家长会抱等。
婴儿新陈代谢旺盛,头部出汗较多,汗液和头皮屑混合容易使致病微生物粘附在枕面上,易诱发面部湿疹及头皮感染。因此,婴儿的枕芯要常晒,枕套要常洗常换,保持清洁。
婴儿总是踢被子,如果准备一个大一些的被子,把4个角绑在床栏杆上,既给了婴儿宽松的活动空间,又能防止婴儿踢被受凉。
如果每日体重增长低于20克,一周体重增长低于100克,提示可能母乳不足。如果婴儿开始出现闹夜,睡眠时间比原来缩短了,吃奶间隔时间比原来延长了,体重低于正常同龄儿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那就应该及时添加牛奶了。如果婴儿实在不吃牛奶,就用小勺喂,小勺也不行,就给婴儿喂辅食,米粉、菜汁、菜泥、鸡蛋等。但这时添加米粉可能消化不好。
此时可以为婴儿添加蛋黄。刚开始每日喂四分之一煮熟的蛋黄,压碎后分两次混合在牛奶、米粉或菜汤中,让婴儿食用。以后逐渐增加至1/2-1个。
在婴儿出生后的14周里,消化器官及消化机能逐渐完善,而且活动量增加,消耗的热量也增多,这时家长们可以给婴儿添加辅食了。尤其如果您属于母乳越来越少,或者婴儿与以前相比体重在10天之内只增加100克的情况,就更需要抓紧为婴儿添加辅食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小儿辅食添加开始应先以谷类食物(如米糊)为主,因为谷类食物是最易被小婴儿接受,是不易过敏、最易消化的。
气球铃铛婴儿手
这个游戏能培养婴儿的眼睛移动能力,发展婴儿手部的动作能力。
让小鼓与婴儿玩捉迷藏:在婴儿面前敲响小鼓,逗引婴儿看,然后用毛巾将小鼓盖住,看婴儿会不会掀开毛巾主动寻找声音来源(小鼓)。如果婴儿没有寻找的动作,家长可以把手伸入毛巾内,再次敲响小鼓,引导婴儿掀开毛巾寻找发声的小鼓。
"小熊小熊"游戏
婴儿靠在爸爸怀里,爸爸拿着能发出音乐的玩具,在婴儿眼前晃动。引起婴儿注意后,爸爸拿着玩具慢慢后退,口里说着"小熊走罗"。然后再慢慢地走近孩子,让他听音乐,边走边说:"小熊来罗。"反复几次。乐声远与近距离的变化,使孩子感受到音乐声的强弱。
拉坐:
经过坐抱训练的婴儿较容易拉坐。未经过坐抱训练的婴儿,家长要用双手扶着婴儿双肩,一面喊"坐起"一边向前向上拉,婴儿会抬起上身配合坐起来。练习几次后,家长可用双手拉着肘部和前臂,边喊口令边扶着婴儿坐起。多练几回,最后家长可用食指放入婴儿掌心让其握拉坐起。拉坐不宜过早,要在婴儿颈部肌肉能支撑头部重量之后练习,让婴儿听口令协同家长一起使劲坐起来。如果婴儿拉坐时后仰,则不应当做此练习。
1、如何训练婴儿翻身
先将婴儿仰面放在床上,家长从后轻轻握着他的两条小腿,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使婴儿的腰自然扭过去,肩也会转一周,多次练习后婴儿便能学会翻身。 多拿玩具逗引婴儿,如果婴儿实在没有兴趣也不要勉强,不然会适得其反。
2、会翻身的婴儿防止掉下床
婴儿会翻身了,发生事故的机会增多了,婴儿从床上掉下来,是最常见的。在婴儿的周围,不要放置有危险的物品,如剪子、熨斗、暖水瓶、水果刀等坚硬的东西。婴儿会把东西放到嘴里,所以不要把能吞到嘴里的小东西放在婴儿身边,不要把塑料布放在婴儿身边。塑料布会窒息婴儿,很危险。
3、背婴儿利于脊柱正常发育
背孩子作为一种育儿的辅助手段,不但不会伤害儿童的躯体四肢,也不会影响孩子的睡眠;相反,由于婴儿同母亲的密切接触,还会给孩子的生长发育带来两大益处:一是使脊柱正常发育;二是促进孩子的第二信号系统发育。
4、小儿急疹有传染性吗?
婴儿4个月大了,也变得越来越活泼可爱了。但是你要警惕你的婴儿出现小儿急疹。小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尤其是婴儿4个月2周大左右需要特别注意。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所以是会传染的。这个时候,你需要谨慎小心,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