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微信
小孩出现有感统失调的原因主要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一般情况下,先天性的原因是指生理原因, 包括胎位不正、早产或剖腹产等,后天性的原因主要是环境和人为的原因,包括家庭环境、妈妈照顾不足等,感统失调的原因具体为: 1、先天性:生理原因 (1)因胎位
小孩出现有感统失调的原因主要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一般情况下,先天性的原因是指生理原因, 包括胎位不正、早产或剖腹产等,后天性的原因主要是环境和人为的原因,包括家庭环境、妈妈照顾不足等,感统失调的原因具体为:
1、先天性:生理原因
(1)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
(2)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宝宝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
(3)因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宝宝造成的伤害。
2、后天性:环境及人为的原因
(1)由于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宝宝活动范围变小,大人对小孩过度保护,事事包办;
(2)妈妈太忙碌,辅导少而造成宝宝右脑感官刺激不足;
(3)出生后,没让宝宝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产生了前庭平衡失调;
(4)妈妈或保姆不准宝宝玩土,玩沙,害怕弄脏,从而造成宝宝触觉刺激缺乏;
(5)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宝宝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6)妈妈的要求太高,管教太严,人为地造成宝宝压力太大,宝宝自由活动时间太少造成精神上的伤害,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等等 。
小孩很难安静,注意力不集中,走路容易跌倒,常出现读书漏读或者错读,这可能是感统失调的表现。一般情况下,感统失调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六方面。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好动不安,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调皮任性,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困难、说话迟。
2、视觉感不良:表现是无法流利的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多字少字。写字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等。
3、触觉过分敏感: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害怕陌生的坏境,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4、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布置的作业等。
5、本体感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消极退缩,手脚笨拙,语言表达能力极差。
6、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平衡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经常出现摔伤,不能像其他宝宝那样会翻滚、汽车跳绳和排球。手工能力差、精细动作差等。
1、触觉问题:
(1)躲避接触:固执于某些物件要时刻抱着才有安全感,不爱玩身体接触的游戏,嫌弃某些质地的衣物。
(2)讨厌被触摸:讨厌理发、洗澡、刷牙,不喜欢绘画、沙土、泥工等手工作业。
(3)爱打架:爱发脾气动手打人,对非恶意的身体接触反应激烈。
2、前庭感觉功能问题:
(1)上课时东倒西歪,写字握笔姿势不当,端坐、阅读、写字时姿势不正确。
(2)阅读中容易出现跳行、漏行,头部运动时,眼睛在空间视物不稳定。
(3)晕车、晕船,大幅度运动中容易头晕。
(4)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难以辨别图象的细微差别。
(5)逃避或害怕运动,运动中主要用眼睛协调动作。
3、本体感觉功能问题:
(1)书写速度慢,字迹不规则,书写时往往过分用劲。
(2)在学习和其它活动中,顺序性和时间意识差。
(3)容易因为非智力因素引起学习不良,完成简单动作常常遭遇失败,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难容易沮丧,依赖性强。
(4)学习系鞋带、扣钮扣等精细动作困难,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技能差,动作笨拙,不喜欢翻跟头,不善于玩积木。
(5)不合群、孤僻,在陌生环境容易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