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微信
现在离婚率越来越高,很多孩子都被迫成为单亲家庭,这样会给孩子的心理上造成很大伤害,甚至误入歧途。那么单亲家庭如何教育孩子,使其走出阴霾呢? 1、让孩子明白父母仍然爱他:继续抚养孩子的一方要经常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感到愉快和安
现在离婚率越来越高,很多孩子都被迫成为单亲家庭,这样会给孩子的心理上造成很大伤害,甚至误入歧途。那么单亲家庭如何教育孩子,使其走出阴霾呢?
1、让孩子明白父母仍然爱他:继续抚养孩子的一方要经常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感到愉快和安全,这样他们的身心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2、细心解释单亲的原因,不要给孩子带来任何消极想法:如果父母分开了,任何一方不得在孩子面前说另一方的坏话,更不能在分开后经常指责对方。要让孩子慢慢明白分开是因为父母彼此不再相爱,是大人一种决定和选择,而不是谁的过错。
3、父亲要身兼母职,母亲要身兼父职:不管父母原来是哪一种养育方式,在变成单亲家庭后,要适当改变自己,同时采取另外一种养育方式,让宝宝的人格发展更加完整。
4、让孩子学会承担家庭责任:不要因为孩子失去父爱或母爱就格外地娇惯他,要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时候要多鼓励他们,从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对家庭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5、针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容易趋向内向和孤僻等特点,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多为孩子创设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
父母在感情出现分歧后都会采取离婚的方式解决双方的关系,但此时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那么在对他们的教育上,单亲家庭应该注意什么呢?
1、避免受害者心态。最好不要向孩子控告对方的无情和不负责任,不要试图将自己的创伤作为孩子今后成长的借鉴。
2、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的就及时疏导。
3、避免情感暗示过多。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
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都会表现有性格内向、孤僻、忧郁;但也有些孩子比较冷漠、叛逆。这些都跟家长的不良教育有关。下面就看一看单亲家庭的教育误区有哪些。
1、放任自流式的教育:有些父母在子女的供养、教育等问题上意见不一致,互相推诿、造成养而不教,孩子失去家庭的温暖,得不到完整的家庭的父母之爱。这样的家庭不但对孩子的教育无力,而且孩子精神上承受打击,因而变得孤僻、性格忧郁等等。
2、溺爱教育:在单亲家庭里尤为突出,这些现象的出现来自于家长的弥补心态和于心不忍,这种教育现象占整个单亲家庭教育的一多半。这样的教育,实际上成了学生将来犯罪的温床。
3、惩罚教育:生活在如此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具有恐惧感、自卑感、脾气暴躁、无自信心以及忍耐力不强等心理特征,也促成孩子性格内向、孤僻和抑郁等等。
权威调查表示,亚洲的父母对宝宝说不的次数最多,有时候会多达数百个。
爸爸妈妈都希望宝宝有探索精神,但是这些不绝于耳的“不”,会切断宝宝对周围环境的认知,甚至让宝宝变得呆头呆脑。拒绝,比任何东西更能毁坏宝宝的素质,对宝宝产生长久的抑制作用。“不”应该仅限于宝宝的行为会给他自己带来危险的情况。如果想禁止宝宝正要做的事,最好的办法是把他引向其他的玩具或游戏。
尽量让宝宝自由活动
宝宝现在已经学会爬,并逐渐学会站立和行走,你会发现宝宝的好奇心非常强,凡是手可以够得着的东西,他都要拿过来;能拧的拧,能撕的撕,还要放到嘴里尝一尝。他会把餐巾纸一张一张地抽出来,把花掐断,把鱼缸的小鱼捞出来,把书撕坏,按电视机的按钮,牵拉电话线,捅电源插孔……大人越是阻拦,他越要去试。
宝宝喜欢探索的精神应该受到鼓励,他不停地触摸各种东西,不断地尝试新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宝宝懂得了事物的因果关系,也促进了记忆的发展。因此,家长应正确对待宝宝的好奇心,正面教他认知事物,多鼓励,尽量避免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