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微信

免疫五项

Tag :免疫五项注意力集中智力2018-09-05阅读(0)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免疫五项:包括 IgG、IgA、IgM、IgE、IgD的正常值及增高和降低的意义,可以了解宝宝免疫方面的状况。 项目 正常值 增高 降低 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 6-16g/L 慢性肝病、结缔组织疾病等。 蛋白丢失性肠病、肾病综合征、混合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遗传性或获得性抗体缺乏

免疫五项

1

免疫五项:包括 IgG、IgA、IgM、IgE、IgD的正常值及增高和降低的意义,可以了解宝宝免疫方面的状况。

项目 正常值 增高 降低
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 6-16g/L 慢性肝病、结缔组织疾病等。 蛋白丢失性肠病、肾病综合征、混合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遗传性或获得性抗体缺乏症等。
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 760-3900mg/L 慢性肝病、亚急性或急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反复性呼吸道感染、肾病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或妊娠后期等。
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 400-3450mg/L 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结缔组织疾病、慢性或亚急性感染等。 蛋白丧失性胃肠炎、混合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遗传性或获得性抗体缺乏症。
血清免疫球蛋白D(IgD) 1-4mg/L 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某些肝病、葡萄菌感染等。 遗传性或获得性IgD缺乏综合征、重症复合性免疫缺陷症等。
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 0.1-0.9mg/L 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血清病、变应性亚败血症等)、哮喘、寄生虫感染、T细胞功能不全症、急性肝炎、肝硬化、风湿性关节炎、小儿腹泻等。 复合性免疫缺陷病、无γ-球蛋白血症等。

免疫五项,免疫五项包括哪些,免疫五项检测临床意义

其他免疫检查详解

2

微量元素检查:人体健康与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密切相关,儿童时期微量元素的缺乏可以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下降等。

铜:国外曾有报道,机体内铜总量减少,可减弱免疫机制(抵抗疾病力量),降低抗病能力,助长细菌感染,从某种意义上说,微量元素比维生素对机体更需要。铜缺乏可以导致长期反复感染。铜主要参与造血及酶的合成,儿童缺铜也可导致贫血、发育迟缓等。

铁:婴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缺铁问题,缺铁会使血红蛋白合成降低,引起缺铁性贫血。铁参与构成血红蛋白,运输和储存氧。由于铁是制造Hb的原料,不足可使Hb合成量减少,婴幼儿由于生长发育迅速所致铁供应不足可引起贫血。儿童缺铁可引起缺铁性贫血,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锌:锌也是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小儿缺锌的主要表现为食欲差、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功能降低。

镁:镁是维持机体代谢的重要微量元素,是机体代谢的重要催化剂,几乎参与人体的所有新陈代谢过程,儿童缺镁能引起蛋白质合成系统的停滞,荷尔蒙分泌的减退,消化系统机能异常,脑神经系统障碍等,获得镁的最好办法是多吃绿色蔬菜、胡萝卜、面粉等,常喝硬水。镁能激活多种酶,儿童缺镁容易感到疲劳,免疫力下降。

钙: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钙在维持肌肉兴奋、酶的激活中起重要作用。儿童缺钙可导致儿童佝偻病、生长停滞、骨软化症等。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膳食结构不合理或儿童偏食、挑食可导致缺钙。因此,在学龄前对儿童进行合理的补钙是非常必要的。在补钙过程中,补充维生素AD非常有必要,这样可以保证钙质的最佳吸收和利用

血常规:血常规化验是了解宝宝免疫力的化验项目之一。血红蛋白的减少可能代表贫血,缺铁性贫血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免疫五项,免疫五项包括哪些,免疫五项检测临床意义

补体的检测

3

补体的检测包括总补体 (CH50)、补体C3(正常值为0.85-2.00g/L)、C4(0.12-0.40g/L)、B因子、补体组分裂解产物(C3c、C3d、C3a 、 C4a 、 C5a 、Ba 和 C5b-C9 复合物等补体裂解片段)、C1 抑制物(诊断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补体系统异常包括先天异常和后天异常,前者见于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补体各个单一组分缺陷病等。后者分补体含量增多和降低,增高见于部分感染性疾病早期,降低的原因有:

1、免疫机制激活而消耗了补体: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病者、高球蛋白血症等;

2、补体合成减少,如某些慢性肝病、小儿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等。

【补体检测临床意义】

补体C3:C3是补体系统中含量最多、最重要的一个组分,它是补体两条主要激活途径的中心环节,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因此对C3的研究日趋重视。

补体C4:C4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一个重要组分,它的测定有助于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治疗和病因探讨。

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测定: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新鲜血清中的一组不耐热、具有酶活性的、比较复杂的血清蛋白。补体是一个多种血清蛋白组成的复杂系统。它除了具有溶血作用和一定的杀菌作用外,还可以促进炎症反应,参与一些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补体并不随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加而升高,只有在疾病情况下才出现波动。  

要机体发生炎症时,补体值可以增高,但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患和变态反应性疾患,补体值往往下降。因此,临床上动态观察补体值的变化,以这一类疾病的诊断、病因研究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项目 正常值 增高 降低
补体C3 1.12 ±0.55mg/L(1.01-1.86) 见于各种传染病及组织损伤和急性炎症,肝癌等。 主要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复性感染、皮疹、肝炎、肝硬化、关节疼痛等。
补体C4 0.553±0.109mg/L(0.16-0.47) 见于各种传染病、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多发性骨髓瘤等。 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性感染、狼疮性症侯群、肝硬化、肝炎等。
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测定 50-100kU/L(CH50) 血清补体值增高:可见于许多炎症疾患以及阻塞性黄疸、糖尿病、急性风湿热、皮肌炎、甲状腺炎、结节性结肠炎、菌血症、急性心肌梗塞、各种传染病、肺炎、肿瘤等。 补体减低: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休克、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痢疾的反复发作、桥本氏甲状腺炎等。

免疫五项,免疫五项包括哪些,免疫五项检测临床意义

细胞免疫检查

4

细胞免疫检查: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检查。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辅佐细胞,以及它们的前体细胞等。主要有淋巴细胞转换试验、FBC玫瑰花试验、T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毒试验和NK细胞活性测定。

异常结果:

1、T淋巴细胞:可用于T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类以及判断T淋巴细胞的活化程度。CD3分子表达于所有成熟T淋巴细胞的表面,是总T淋巴细胞的重要标志,CD3+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以及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主要见于免疫缺陷病,如AIDS、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以及联合免疫缺陷病等。亦可见于恶性肿瘤、SLE、免疫抑制剂治疗等。

2、B淋巴细胞:SmIg+细胞增高:常与B细胞恶性增殖有关,主要见于慢淋、毛细胞白血病以及巨球蛋白血症等。SmIg+细胞减低:主要与体液免疫缺陷有关,常见于性联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等。

需要检查的人群:免疫力低下者和细胞免疫有缺陷者均可检查。

【细胞免疫检查正常值】一般呈阴性结果。有些试验则是在一定的参考值范围内。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G

【正常值】IgG8.44-19.12g/L

【临床意义】

1.年龄与血中Ig含量有一定关系。

2.免疫球蛋白异常

(1)低Ig血症: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二类。先天性低Ig血症,主要见于体液免疫缺损和联合免疫缺陷病。一种情况是Ig全缺,如Bruton型无Ig血症,血中IgG<1g/L,IgA与IgM含量也明显降低。另一种情况是三种Ig中缺一或二种。最多见的是缺乏IgA,患者易患呼吸道反复感染;缺乏IgG易患化脓性感染;缺乏IgM易患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获得性低Ig血症,血清中IgG<5g/L,引起的原因较多,如有大量蛋白丢失的疾病(剥脱性皮炎、肠淋巴管扩张症、肾病综合征);淋巴网状系统肿瘤(淋巴肉瘤、何杰金病);中毒性骨髓疾病等。

(2)高Ig血症感染:各种感染,特别是慢性细菌感染可使Ig升高。如慢性骨髓炎、慢性肺脓肿,血IgG可升高。子宫内感染时脐血或生后两日的新生儿清中IgM含量可>0.2g/L或>0.3g/L。自身免疫病、肝脏疾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汗肝硬变、隐匿性肝硬变)患者可有3种Ig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IgG和IgM升高明显。各种结缔组织病中常见Ig升高。SLE以IgG、IgA或IgG、IgM升高较多见;类风湿性关节炎以IgM增高为主。

M蛋白血症:主要见于浆细胞恶性病变,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免疫球蛋白A

【正常值】0.6-3.4g/L(浊度计法)。

【分析变异】浊度计法分析变异系数CV=8%。

【生物学变异】

1.升高社会—经济学因素(黑色人种)约可升高20%-75%,60-80岁老人约升高15%-60%,雨季较旱季约高20%。锻炼约升高14%,冬季较夏季约高10%-14%。肥胖女性约升高30%,男性约升高4%-30%。

2.降低新生儿显著减低达98%-100%,3-5岁儿童约低50%,口服避孕药约降低11%-40%,妊娠约升高20%

【药物影响】

L-门冬酰受酶通过增加肝脏合成IgA的作用约升高30%-60%,嗜酒者如继续饮酒可导致IgA升高。

甲基强的松龙致43%病例的IgA明显降低。甲苯、二甲苯和苯的职业接触者其IgA明显降低,嗜酒者戒酒一年以后可降低。右旋糖苷导致IgA降低。

【病理学变异】

1.升高见于多发性骨髓瘤,α-重链病、良性低蛋白血症、酒精性肝硬化、活动性慢性肝炎、多发性硬化、风湿病、感染性疾病和接种。

2、降低见于小肠病、肾脏病、癌、夸希奥科营养不良、医源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和无γ-球蛋白血症。

免疫球蛋白M

【正常值】IgM0.5-1.96g/L

免疫球蛋白D

【正常值】IgDxxg/L

IgD的生物学功能未完全阐明。妊娠末期、大量吸烟者、IgD型骨髓瘤患者血清中IgD含量升高。

免疫球蛋白E

【正常值】IgExxg/L

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感染、急性或慢性肝炎、IgE骨髓瘤、SLE、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gE含量升高。

免疫五项,免疫五项包括哪些,免疫五项检测临床意义

  • 我要点评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注册)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